孩子,菠菜,蛋白,生理,草酸
提問: 寶寶貧血怎么辦? 問題補充: 医师解答: 貧血的種類繁多,許多疾病都可表現為貧血癥狀、如潰瘍病出血后、嚴重的鉤蟲病白血病等,這些都是病理性貧血。還有一種生理性貧血,也就是說這種貧血是人類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生理現象。主要表現在嬰兒出生后1-8周以內,所以又稱為"嬰兒生理性貧血"。

   初生的嬰兒血紅蛋白可高達150-230克/升,紅細胞計數可達5-7×1012 /升。生后1周至8周內血紅蛋白可逐漸下降到低于正常值,直至8周后停止,一般稱這種貧血為生理性貧血。足月兒血紅蛋白生理性下降極少低于100克/升;未成熟兒由于代謝及呼吸功能較低,體重增長快,所以生理性貧血出現時間早,貧血表現更為嚴重,生后3-6周內可下降至70-90克/升。 為什么會發生嬰兒生理性貧血呢?主要原因為:

  (1)小兒出生后即建立了肺呼吸,動脈血氧飽和度由45%增至95%,骨髓造紅細胞的功能明顯下降,紅細胞生成素由胎內的高水平降低到極低水平,紅細胞增生明顯減少。

  (2)含胎兒血紅蛋白的紅細胞壽命短,小兒出生后被大量破壞。

  (3)生后3個月內是小兒體重增長最快的階段,血容量迅速擴充,紅細胞被稀釋。 嬰兒發生生理性貧血后,一般無需治療,家長亦不必過于緊張,正常嬰兒8周以后,血紅蛋白下降至100-110克/升時,血中紅細胞生成素的濃度再一次增高剌激骨髓,使骨髓造血開始恢復其正常的功能,因生理性貧血而下降的血紅蛋白又可恢復正常。 引起小兒缺鐵性貧血的常見原因 缺鐵性貧血是小兒的常見病,由于缺乏造血所必需的鐵以致出現貧血,多發生在6個月-3歲嬰幼兒,發病率為20%-40%。為什么嬰幼兒會出現缺鐵性貧血呢?

  1、攝入不足 胎兒最后三個月從母體獲得的鐵最多。正常新生兒體內鐵的含量約為每千克體重70毫克,可供生后4個月內之用。一旦貯存的鐵用盡,就必須從飲食中得到, 此時小兒仍吃母乳或牛乳,則其中鐵的含量較低,100克母乳或牛乳中含鐵率僅10%,不能滿足生長的需要,所以從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,尤其是那些含鐵較高的食如蛋黃、豬肝泥等。

  2、生長過快 嬰幼兒生發肓快,鐵的生理需要量也增加,足月兒長至1周剛時,體重已增至初生時的3倍,血循壞吸攜力的血紅蛋白增加2倍。由于生長發肓過快,血深量增加,鐵的需要量也增加。

  3、鐵丟失過多 長期慢性失血,如鉤病、腸息肉、肛裂出血等,雖然這些疾病每天失血量水多,但長年累月,鐵的丟失就就當可觀。

  4、其他原因 如有的嬰幼兒長期腹 瀉等,這些慢性疾病亦可引起鐵吸收不良;經常慢性感染,引起食欲不振,使鐵供給不足和吸收障礙,也可贊成缺鐵性貧血。

貧血主要是由于缺鐵引起的,如果是缺鐵性貧血,要進行食補,可以讓寶寶多吃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,如動物肝臟、血皮菜(可與豬肝炒)等,另外,在用鐵鍋做菜時,可加入適量的醋進行炒或者煮,也有一定的補鐵效果。
貧血的孩子食欲會受到影響,建議你首先請醫生用藥物糾正寶寶的貧血,然后為寶寶制定合理的飲食安排進行食補。寶寶貧血多數是缺鐵性貧血,原因是營養不平衡、胃腸功能障礙或造血物質相對缺乏。正常的孩子出生后,體內會儲存許多鐵,足夠孩子3~4個月的生長發育所需,但是,隨著孩子的成長,到了他半歲時,其體內的儲存鐵已經耗盡,此地,孩子的生長發育處于非常迅速時期,到孩子1歲時,血量較出生時能增加2倍,血紅蛋白的總量翻一番。因此,這是孩子最需要鐵的時期,如果沒有及時為孩子添加含鐵的輔食,或添加得量太少,都會使孩子因為缺鐵而患上缺鐵性貧血。

貧血的孩子看上去臉蠟黃蠟黃的,或顯得蒼白,頭發又細又稀,好煩躁,怕冷,身體抵抗力較弱,很容易患感冒、消化不良、腹瀉甚至肺炎。化驗檢查,血紅蛋白每100毫升少于11克。
預防的方法是從孩子從下個月起,就添加含鐵豐富的食物。由于蛋黃中的鐵易于被吸收利用,所以蛋黃必不可少,,還可以吃些綠色蔬菜泥。可給孩子再加碎肉、肉松、動物血、肝泥等。含維生素C的新鮮水果汁有利于促進孩子對鐵的吸收。除了因為飲食中缺乏鐵能引起缺鐵性貧血外,失血、感染、胃腸紊亂也是缺鐵性貧血的原因。有些父母長期給孩子喝未經煮沸的牛奶,也可能導致孩子腸道少量出血,從而使孩子患缺鐵性貧血。因此牛奶要煮沸后再喂孩子。對患缺鐵性貧血的孩子來說,控制感染非常重要,因為缺鐵能使抵抗力下降,而感染又會加重貧血。治療消化吸收紊亂及出血性的疾病,也是防治孩子貧血的重要措施。
治療缺鐵性貧血的關鍵是補鐵。可以給孩子服用10%的枸椽酸鐵銨,每天每公斤體重1毫升,并加服維生素C。服藥的時間最好在兩餐之間,以減少鐵對胃黏膜的刺激。開始服用鐵時應從小量開始,以后逐漸增加,也可給孩子服用含鐵豐富的嬰兒食品如血寶等。有些孩子貧血嚴重,又不能口服,可考慮給其注射鐵劑。需要小心的是,鐵劑過多可以引起孩子中毒,中毒的表現是惡心嘔吐,煩躁不安,一旦發現上述癥狀,就應停用鐵劑,找醫生診治。重度中毒者,可出現昏睡、昏迷甚至死亡。所以,鐵劑不是越多越好,沒有貧血,就不應給孩子服用鐵劑或含鐵量很高的嬰兒食品。即使確為缺鐵所致的貧血,鐵劑也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。
特別提醒:有的父母知道菠菜中的含鐵量比較高,就用菠菜給寶寶煮水喝。其實這樣做是不科學的。因為,雖然菠菜中含鐵量較高,但其所含的鐵很難被小腸吸收,而且菠菜中還含有一種叫草酸的物質,很容易與鐵作用形成沉淀,使鐵不能被人體所利用,從而失去治療貧血的作用。
同時,菠菜中的草酸還易與鈣結合成不易溶解的草酸鈣,影響寶寶對鈣質的吸收。可見,嬰兒期的寶寶常吃菠菜,不但達不到補血的目的,還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。應該選用其他含鐵豐富的食物如:莧菜水、肝泥等給這一階段的寶寶補充鐵質。吃菠菜前,最好先用沸水焯一下,破壞掉其中的草酸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hhk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